凯发网站-凯发k8官方旗舰厅
新闻资讯 茶油品牌 供应商 营销展会 代理加盟 茶油收购
凯发网站-凯发k8官方旗舰厅> 茶油种植> 详情

番茄青枯病是怎样发生-凯发网站

凯发网站-凯发k8官方旗舰厅 2025-02-21 04:50 编辑:niming 70阅读

一、番茄青枯病是怎样发生

青枯病是一种会导致全株萎蔫的细菌性病害,当番茄株高30厘米左右,青枯病株开始显症。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,后下部叶片凋萎,中部叶片最后凋萎,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,发病初期,病株白天萎蔫,傍晚复原,病叶变浅。发病后,土壤干燥,气温偏高,2~3天全株即凋萎。如气温较低,连阴雨或土壤含水量较高时,病株可持续1周后枯死,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或稍淡,故称青枯病。

此病由细菌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anas solanacearumsmith 侵染引起。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残体在田间或马铃薯块上越冬,无寄主时,病菌可在土中营腐生生活长达14个月,成为该病主要初侵染源。该菌主要通过雨水、灌溉水及农具传播,病薯块及带菌肥料也可带菌。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,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,造成导管堵塞及细胞中毒。

病菌喜高温、高湿、偏酸性环境,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30~37℃,最适ph值为6.6。土壤含水量超过25%时,植株生长不良,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。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6~10月。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番茄结果中后期。

常年连作、排水不畅、通风不良、土壤偏酸、钙磷缺乏、管理粗放、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。年度间梅雨多雨、夏秋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。

病菌主要随病残体留在田间越冬,成为该病主要初侵染源。该菌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,病果及带菌肥料也可带菌,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,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,造成导管堵塞及细胞中毒致叶片萎蔫。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。植株生长不良,久雨或大雨后转睛发病重。一般连阴雨或降大雨后暴晴,土温随气温急剧回升引致病害流行。

【防治方法】

1、抗病品种。

2、轮作嫁接。可把西红柿与非茄科作物葱、蒜、瓜类、十字花科蔬菜或水稻等实行4~5年以上轮作,或采用嫁接技术控制。嫁接可用野生西红柿ch—2—26作砧木。

3、降低湿度。选择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育苗和定植。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采用高畦种植,开好排水沟,使其雨后能及时将雨水排干。及时中耕除草,降低田间湿度。

4、中耕除草。西红柿苗生长早期,中耕可以深些,以后浅些,到西红柿生长旺盛期,停止中耕同时避免践踏畦面,以防伤根。清除病原。若田间发现病株,应立即拔除烧毁,清洁田园,并在拔除部位撒施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或在病穴灌注2%福尔马林液或20%石灰水。

5、初期用50%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,或4%嘧啶核苷类抗菌素600倍液,或72%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,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,每株灌0.3~0.5升,8~10天灌一次,连灌2~3次,防治效果较好。[2]

6、预防方案:奥力-克(青枯立克)50ml兑水15公斤,进行灌根,7—10天灌1次,连灌2-3次。具体详见产品说明书。

治疗方案:发病中前期:青枯立克50ml 大蒜油15ml,兑水15公斤,进行灌根,7天灌1次,连灌2—3次。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,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,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,每7天用药1次,喷雾时,每15公斤水可加青枯立克50ml 叶面肥沃丰素25ml。

二、番茄得了青枯病怎么办

从外表上看,番茄青枯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植株萎蔫。出现萎蔫症状的番茄,若剖开它的茎基部,可以清晰地看到维管束颜色已经变成褐色。正是由于这些维管束遭到了破坏,使养分和水分无法正常向上输送,才会使番茄出现萎蔫症状。番茄感染青枯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,就会在反复萎蔫几次之后,出现死棵。防治番茄青枯病,效果较好的办法是使用药剂灌根,如用dt加新植霉素或农用链霉素加生根剂。在使用药剂灌根时,对没发病的番茄可使用上述药剂进行保护性喷雾。已经发病死亡的番茄植株,不能弃置在棚里,应拿到棚外深埋,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。青枯病可以通过流水传播,大水漫灌可使青枯病迅速传播蔓延,因此,有死棵症状发生的大棚要严禁大水漫灌。同时,适当喷施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,可以有效促进番茄植株恢复生长,如丰收一号、云大120、爱多收等。施肥方面注意少施氮肥,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,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。

三、花生青枯病有什么症状?要如何进行防治?

1)发病症状 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。病株初始时,主茎顶梢第1、2片叶片先失水萎焉,早上延迟开叶,午后提前合时,1-2天后,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,色暗淡,呈青污绿色。后期病叶变褐色枯焦。病株易拔起。其主根尖端果柄,果荚呈黑褐色湿腐状,根瘤黑绿色,病茎纵剖,维管束呈黑褐色,横切面保温下稍加挤压可见白色黏液溢出。

(2)发生规律 病菌随带菌土壤、病株残体,带菌杂草,以及带菌土杂肥和粪肥,借雨水、灌溉水、农具、昆虫媒介传播,此菌在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到8年,病菌从植株根部伤口及自然伤口侵入,在维管束内繁殖,分泌毒素,造成导管堵塞,植株失水萎焉,尔后病菌进入皮层与髓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,使之崩解腐烂,再次散出,重复侵染。据调查,高温高湿最有利于此病发生,当温度达到25度以上,降雨的多少与迟早决定此病发生早晚与程度大小。一般时晴时雨,久旱骤雨或久雨骤停时发生严重,土壤温度与湿度骤停或地块线虫增多,造成根部受伤或腐烂时发生严重;低洼排水不良地块较高块地发生严重;砂土,薄土层,保水保肥差的地块较壤土、肥土发生严重;连作田较轮作田发生严重;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严重;草害多较草害少地块发生严重。另外,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。

(3)防治方法

①农业防治:选用高产抗病品种,合理轮作。有水源的地方,实行水旱轮作。防效较好。旱地可与瓜类、禾本科作物3-5年轮作,避免与茄科、豆科、芝麻等作物连作。旱地花生,播种前进行短期灌水,可使病菌大量死亡。采用高畦栽培,适期播种,合理密植。防止田间荫蔽与大水漫灌。注意排水防涝,防止田间积水与水流传播病害。

采用配方施肥技术,施足基肥,增施磷钾肥,适施氮肥,叶面喷施“天达2116”,促进花生稳长早发,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,降低土壤酸度,减轻病害发生。田间发现病株,应立即拔除,带出田间深埋,并用石灰消毒。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,减少土壤病源。

②化学防治

拌种:播种前,用“天达2116”浸拌种专用型50克,兑水750克拌种20千克,切勿闷种。

喷雾:花生出齐苗后,亩用72%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、10%世高2500倍液喷雾,为增加药效,可与“天达2116”壮苗灵600倍液混合喷雾。

感觉不错,赞哦! (0)
下次努力,加油! (0)
标签说明: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场。
评论
相关阅读
山茶油
网站地图